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布局建设“五大示范区”,温州金融业“十四五”规划亮出这些重点!

  • 时间:1900-01-20 00:00:00
  • 来源: 温州发布
  • 浏览:570

2025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800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力争达到10%……近日,《温州市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印发实施。这项规划中都有哪些内容?一起来看看

 

 

 

主要内容

集聚各类要素资源
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1.高水平打造温州金融集聚高地。探索以滨江商务区金融集聚区为核心,与七都国际未来科技岛、平阳南麂基金岛、温州科技金融中心、温商华侨资产管理中心等形成一区二岛二中心功能特色不一、行业错位发展的金融业态发展态势。

 

2.做精做优在温金融分支机构。做强做优在温银行、保险、证券等分支机构,积极向总行、省行争取更大审批权限和转授权,支持设立分公司、升格为一级机构。

 

3.做专做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组织)。支持温州银行、民商银行、农商行等法人机构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发展,推动条件成熟的地方法人机构加快上市、申请理财子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各类金融牌照。

 

4.打造国有金融资本集聚平台。

 

▧ 滨江商务区金融集聚区效果图  市金融办供图

 

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
服务产业两化提升

 

1.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发展。开展瓯江之光科创企业上市培育行动,重点聚焦推动符合国家战略、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的企业上市,力争十四五期间科创板上市30家。

 

2.推动上市公司持续做大做强。开展上市公司引领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打造一批以上市公司为龙头的高质量产业集群。

 

3.推动企业债券融资。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进行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发行碳中和债、乡村振兴票据、双创债务融资工具等各类创新债券。

 

4.增强资本市场服务配套。鼓励和支持外地、外资证券机构的区域业务总部、投行业务总部以及经营网点落地温州,推动证券服务中介机构集聚温州、服务温州企业。

 

构建科技金融体系
支持创新驱动战略

1.建设内外资源多渠道共享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浙南科技城差异化科技金融空间布局,探索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新模式,着力构建全链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2.创新契合科创企业特色需求的产品与服务。持续扩大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动产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订单质押、仓单质押、保单质押、纳税信用等贷款规模。

 

3.探索政府基金支持科技创新新模式。做大政府产业基金和科创基金规模,引进国内优质基金管理机构,探索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1+N”母子基金投资模式。

 

4.加强科技保险应用推广。深化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保险赔偿机制,创新开展知识产权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

 

▧ 中国眼谷  龙湾区卫健局供图

 

深化普惠金融发展
助推企业便利融资

 

1.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等)、供应链(应收账款)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模式,推广技术产权证券化试点经验。

 

2.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探索绿色信贷抵押方式创新,开展绿色金融标准认定,建立绿色企业培育池。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环境权益市场要素自由流动。

 

3.完善政府担保增信机制。加快市级担保机构整合,强化对县级担保机构的资源统筹和协同管理,提升全市担保机构的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发展水平,确保全市政策性担保业务规模、放大倍数、风控水平稳居全省前列。

 

4.建设全国一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升级优化和功能应用,大幅提升民营企业融资可得性便利性。

 

▧ 温州总部经济园  鹿城供图

 

推动数字金融发展
科技赋能金融业提质增效

 

1.引导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支持金融机构设立专门的数字化运营部门,争取上级机构支持,将温州作为金融数字化应用场景地区,推广跑街跑数”“移动办贷”“掌上办贷等服务模式。

 

2.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新业态。高起点规划建设1-2个金融科技产业园,培育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设立金融科技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加强金融科技企业培育。

 

3.创新数字金融产品与服务。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创新区块链+订单融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区块链+信用担保等金融产品和服务。

 

▧ 温州市民中心资料图

 

深化金融开放合作
服务经济双循环

 

1.提升民营企业双向投资便利化。支持更多的民营跨国企业开展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和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享受跨境投融资汇兑便利等政策,促进民营资本投融资便利化。

 

2.提高贸易企业跨境结算便捷度。积极申报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个人侨汇结汇便利化试点。

 

3.深化沪温金融融合发展。支持上海法人金融机构升格在温分支机构级别,扩大审批权限。推动两地法人银行间的业务合作。

 

▧ 创新创业新天地资料图

 

打造财富管理高地
开拓民间资本运用新路径

 

1.打造温商华侨资产管理中心。争取开展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吸引全球的温商、侨商等资本回流,打造世界温商华侨资产管理中心。

 

2.实施财富管理招培行动。实施千亿百项创投计划,探索政府定方向、创投找人才、基金选项目招商招才新模式。

 

3.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支持优秀民营企业参与组建各类地方金融机构。

 

▧ 温州金融保险产业项目:建设集金融基础设施、保险、期货、金融中介、金融科技等多个金融领域于一体。

 

优化金融资源投向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加大金融对全市发展战略的资源倾斜。推动金融机构以构建战略关系、设立专项信贷额度、创新定向融资产品等方式,加大对符合城市发展导向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2.加大金融对产业平台和集群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一区一廊一会一室等要素集聚平台的金融支持力度,助推国科大、浙大、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等高端新型研发机构和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等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

 

3.加大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普惠服务。开发适应城乡融合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动温州城乡融合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助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

 

4.加大金融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事业的支持力度。制定实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政策,争取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教育、环保、社会保障、救灾救助、慈善公益、社会福利等重点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 中国基因药谷  杨冰杰 摄

 

完善地方金融治理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1.构建高效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探索在温州试点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市县垂直管理体制,设立地方金融执法支队。

 

2.提升监管技术手段和水平。持续推进温州金融大脑迭代升级,加强对金融活动的全流程、全链条动态监测预警。

 

3.提高全周期风险处置能力。以金融债务实质性豁免来推动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工作发展,争取在温州探索开展个人破产试点。

 

▧ 温州破产法庭

 

▧ 全国首例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新闻发布会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助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1.深化金融业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金融机构深入实施授权、授信和尽职免责三张清单,推行限时办结和首问负责制度。

 

2.健全信用体系,优化信用环境。构建数据多维、评价客观、应用宽广的全民信用体系。探索信用勋章等个人信用衍生产品。

 

3.加强金融教育,保护消费者权益。设立投资风险教育基地,打造金融安全的法治环境。

 

▧ 全球商品贸易港 瓯海供图

 


 

更多>>云南温商故事

版权所有 © 2016-2017 昆明温州总商会

电话:0871-68265080 传真:0871-68265081 邮箱:kmwzzsh@163.com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彩云路与春融街交叉口置信银河广场C座9楼 邮编:650500

滇ICP备20006313号   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0248号  技术支持:云南商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