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印发《温州市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突围攻坚十条刚性措施》(以下简称“十条刚性措施”)。
十条刚性措施锚定“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3万元/人年(标线),争取达到25万元/人年(高线)”的目标,着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苏巧将 林思思 摄
据了解,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工业竞争力强弱和企业劳动生产效能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列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指标。
十条刚性措施具体包含加快低效提升、优化技改支持、强化项目管理、深化“亩均”改革、推动增资扩产、鼓励企业上台阶、优化投资结构、强化创新驱动、突出品牌赋能和加强指导服务等。
小布了解到,十条刚性措施体现出正向激励力度再加码、反向倒逼力度再升级和工作责任再压实等三大亮点。
对新增智能化技改项目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20%、30%、40%以上的,分别追加补助5%、7%、10%,并不受原技改补助封顶额度限制;
对总部设在温州,且在温产值超10亿元的制造业企业,入选“世界500强”的,首次给予1000万元奖励;
入选“中国企业500强”的,首次给予500万元奖励;
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或“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首次给予300万元奖励;
入选“浙江企业100强”“浙江制造业企业100强”或“浙江民营企业100强”的,首次给予200万元奖励;
入选市级领军企业的,首次给予100万元奖励;
对全员劳动生产率不低于全市同行业平均的规上工业企业,其产值首次超过5亿元、10亿元、20亿元、30亿元、40亿元、50亿元、100亿元,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的奖励。
对规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低于上年度全市同行业平均30%的,列入低效整治清单;
对新招引项目,设置“全员劳动生产率”底线门槛,要求全员劳动生产率原则上应高于当年度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10%以上,并作为“项目投资管理合同”的重要量化指标;
对增资扩产新增供地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要求高于上年度全市同行业平均水平15%以上;
对年度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要求不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每条刚性措施均明确责任部门,并将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指标,按照三年和分年度攻坚目标,实施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强化争先创优。
本政策自2022年4月3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
版权所有 © 2016-2017 昆明温州总商会
电话:0871-68265080 传真:0871-68265081 邮箱:kmwzzsh@163.com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彩云路与春融街交叉口置信银河广场C座9楼 邮编:650500